央视考古纪录片《同心村巴蜀墓葬》讲述同心墓群为战国时期巴蜀墓群,位于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同心村,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1983年至1986年间共发掘长方形土坑墓35座,墓底长度介于2.5-6.46米,宽度约0.68-1.3米,墓葬排列有序。葬具类型包括船棺、木棺和木棺椁,其中独木船棺为主要形式,葬式采用仰身直肢葬。
同心村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雅安市荥经县,这里出土了一批奇特的兵器,最有特点的是一批战国巴蜀青铜剑,尺寸普遍较短。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正武,仿制出一柄巴蜀短剑,探索“短”的奥秘。除了巴蜀剑,墓葬群中还出土了“成都矛”,据此可推测这批兵器的主人很可能是为秦国守卫战略要地的军人。在面积最大的一座墓里,发现了象征权力身份的短剑和青铜罍,也许其主人就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专家最终确定,这个墓葬群是士兵们的集体墓葬。
出土文物共计1500余件,随葬品多置于棺内,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器、铁器、玉石器和漆器。陶器包含喇叭口形圈足豆、小口球腹圜底罐、浅腹圜底釜等典型器物。铜器以饰辫索形竖环耳的釜、鍪、甑为特征,兵器类多见带有巴蜀符号的戈、柳叶形剑、矛及束腰式钺,并发现巴蜀印章。墓葬随葬品兼具巴蜀文化与秦文化元素,推测其年代为秦灭巴蜀(公元前329年)至秦统一六国前夕。
本文资源来源:135纪录片官网
发布于:上海市配资平台口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