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非洲,咱们中国的朋友,首先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贫穷、疾病、战乱,再加上“野生动物,干旱,炎热”的标签,最后,大家对这片“悲惨大陆”保持一种不解和距离感。
好吧,我也有点脱离现实,不小心加入了“贫民窟”那一套,谁让大部分人对非洲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么“深入人心”呢?
可等我实际踏上这片土地后,我才发现,所谓的“贫穷、疾病、战乱”,不过是早年间媒体过度渲染的阴影。
就拿肯尼亚来说,可不仅仅是大家在电视里看到的“贫民窟”或野生动物天堂那么简单。谁又能想到,肯尼亚这块土地,能让人惊叹的地方多得数不清。
作为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你没听错,是250万年,不是250年!当年人类就是从这里的草原、山丘开始崛起,逐步占领地球的。
你说能简单吗?肯尼亚面积大概有58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说,差不多是咱们云南省和河北省加起来的面积。人口不到6000万,算得上是东非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肯尼亚地处热带,气候上看似炎热,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难耐。
年均温度就24度,你说是炎热吗?实际上,比起我在家乡夏天的“闷热”是天堂。而且自然资源那叫一个丰富,石灰石、金、银、纯碱、盐,还有最重要的——咖啡和茶叶。
嘿,早知道这么丰富,我这次去也该多带点空瓶子回来装着。总之,肯尼亚完全是个自然资源的宝藏。
最让我感兴趣的,莫过于肯尼亚航空了。广州到内罗毕的直飞航班让不少中国游客直接接触到这个非洲航空巨头,而大家的第一印象,恐怕就像我当初一样:是不是得做好不靠谱的心理准备?
好吧,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肯尼亚航空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务实”,是“非洲的豪华高铁”。客舱没法和阿联酋航空那种金碧辉煌的装潢比,但总归是稳稳当当的,不算差。
再说回内罗毕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地方,是非洲的经济枢纽之一,可是交通问题让人头疼。
内罗毕的塞车,就跟你在北京或上海的早高峰一样痛苦,只不过高峰完全没有“高峰”的意思,反倒是慢如蜗牛。
你以为只是市区内的交通堵塞?错了,从机场去纳曼加边境的路上,我们也曾不幸地遇到了严重堵车。
那时候我真想冲上去跟那些满脸微笑的司机们说:“你们这辆车,是怎么做到塞车的,真是功力深厚!” 说实话,这种“磨人的塞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接着,你得知道,肯尼亚这个地方的人,尤其是东非的那些人,不太喜欢被拍照。你说,怎么可能?照相是现代社会的标配啊,连街头的小猫小狗都能拍上一张,怎么这些人还不让拍呢?
其实,早在19世纪,全世界几乎每个人都持有这样的观点:相机对准你拍照,拍下的不仅是你那外形,还有你体内那份神秘的“精气”。
总的来说,东非的很多人至今还是坚持这一点——认为拍照会吸走他们的精力。
不过别担心,现代人早就不再那么迷信这些事了。东非人不喜欢拍照,还是习俗,不至于真的动手打人,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抓拍一下路边的“靓妹”,或者看到个不太“现代化”的景象时拿起相机拍,反倒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节。
比方说,在我从阿鲁沙到莫希的路上,曾见到一个非洲女子,她看到我用相机拍照,竟然自己脱下外衣,露出黝黑的肌肉,摆出各种夸张的pose来吸引我拍照。
你说,这算不算反传统?
接下来说说马赛人。马赛人可是肯尼亚的民族骄傲,传说中的“勇士”,那种传奇色彩十足的部族。你知道过去的马赛人有个传统,每个男孩子要杀死一只狮子,才算正式成为男人。
当然,这种活动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出历史。为保护野生动物,政府已经禁止马赛人杀狮子,除非牛群受到威胁。
要是你去过肯尼亚,基本上得见过他们的身影。那叫一个“火红”,身上的那种“束卡”真是抢眼到不行。
其实呢,说到底,这束卡就是两块布,一块盖在身体上,另一块斜挂在肩膀上。看着像什么?你猜,像火!对,就是那种在草原上显眼到能让猛兽看了赶紧打退堂鼓的“火红一团”。
值得一提的是,咱们今天见到的这些“束卡”,颜色越来越丰富了——想当年,马赛人那是专属红色,完全是部落身份的象征。
现在嘛,裤子都有了,嗯,合时宜,符合现代化需求,反正比以前更实用得多了。
当然了,这束卡也不止是为了美观和防狼,背后可有一套古老的传承。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行行行,你说的是,那马赛人有啥不一样的?”
是的,马赛人还真就有个“拿棍子”的习惯!一根棍子,跟着他们走哪里都是标配,不信你去肯尼亚问问,他们手里的棍子比很多人的手机还亲切。
你可能要问了:“这棍子是拿来防身的吗?”答曰:“是的!从前是防野兽,现在是防自己忘了怎么过日子。”
你看,现在就连政府都明文规定,马赛族可以随身带棍子,别人可不行。这就是“特权”,知道吗?
说到这儿,得先跟你说一个事,别看肯尼亚的表面给人感觉贫穷,收入低。那人均收入大概是4300人民币,乍一看,和中国差不多?没错,差不多!
可是啊,现实可没那么简单。贫富差距那是相当大!就拿普通民众来说,收入才1000-1200人民币左右。是的,你没听错,每个月只值区区千元人民币,别指望能有啥“奢华生活”。
不过呢,对于那些在肯尼亚工作的人来说,收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说,那些在非洲的华人,尤其是在肯尼亚工作的,一般薪水都是万元起步。
先说说大部分的国企员工或者基建工人吧,工资基本都在12000到20000人民币之间。常常连吃住都包了,还能拿到不小的年终奖。
做个工程师、架桥、修路,这些苦力工作薪水可不少,工作累,辛苦也换来高收入。到了年终,年终奖有时能高达5-10万元,想想这一年下来,省吃俭用点,也能攒个大半个月的工资。除非你贪心太大,不然过得可算是很滋润。
再说那些其他领域的工作,比如出纳、会计、翻译、销售等职位,工资也是从12000人民币起步,差不多也能勉强过得去。可见,要在肯尼亚活得好,薪水不差也是一大条件。
至于那些在餐饮、超市、酒店等行业做老板的,那就更复杂了。有些人赚得金盆满钵,有些则是“年年亏本,月月擦眼泪”。
说实话,非洲的工作机会其实是挺多的,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如果你能拿得出一技之长,哪怕你没啥学历,靠着实力也能在这片大陆闯出一片天地。
说到购物,不得不提一下肯尼亚的商场。说不逊色于大型购物中心,这一点不为过。Junction Mall、Sarit Mall、Prestige Mall这些商场,你进去一看,什么超市、餐饮、药品、电影一应俱全。
接下来你得听听那些“本地人”的购物事了。
你以为商场里的欧美街边品牌衣服会便宜?醒醒,别做梦了,价格比欧美还贵!一条简单的化纤面料连衣裙,折合人民币500块,放到英国可能才200人民币。这你告诉我能不心塞吗?
更别说那一大堆普通工薪阶层,根本没法在这些地方消费。怎么办呢?买二手!对,就是去街边的小市场,或者那些夜市,淘一淘二手的欧美品牌衣物。
一件二手夹克,才60-80人民币,二手裙子更便宜,一条连衣裙可能只要40-60人民币。
听着好像挺便宜,可你要知道,在国内,这种二手货顶多几块钱,算你买个小餐盒的钱。所以说,这种“便宜”相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在肯尼亚,你要是住得好,吃得好,那真的是不错的享受,可若是做普通人,就得想方设法省着花。而且在这里,一年四季没啥明显的季节变化,倒是气候还算舒服。
说说在肯尼亚的吃饭问题
作为一个外国人,初到肯尼亚时,会对食物的感到一头雾水。你看看这个情况:在首都内罗毕,一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巴西烤肉自助餐厅,吃一顿大概得花费130人民币。
你以为肯尼亚是“贫困国家”,结果餐饮消费水平高得让人咋舌。而对于那些工薪阶层的肯尼亚人来说,吃得起这种自助餐?别想了。
像我有时候跟同事们去一些类似星巴克的咖啡馆,点个咖喱鸡饭或者是鱼排,一顿下来,价格也能逼近60人民币。
肯尼亚的工薪阶层自然是吃不起这些东西的,他们的午餐没那么“精致”。很多人习惯自带便当,比方说家里做的木薯粉饼,这一份“简餐”能让你勉强撑到下午。
至于那些真没饭带的,就只能去街边买根烤玉米或者香蕉充饥。香蕉大概就1到1.5人民币一根,烤玉米则是1.5到2人民币,。话说回来,吃这些也能勉强活下去,那也是够了。
肯尼亚的房租:你租得起的并不多
接着谈谈住的事情。作为外来人,会以为房租便宜得很,实际上,真要住得好,口袋得够深。
比如在内罗毕,想租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月租得6000人民币。如果想换成四室一厅,那就7200人民币,而且水电费是额外计算的。
按照这些数字算下来,要是你和几个朋友合住,每个人也得承担大概2000人民币的租金。
对于当地普通居民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如果他们要租这样的房子,估计要拿出两个月的工资。想想看,绝大多数当地人月收入才1000到1200人民币,能付得起这个房租吗?
大多数普通民众没那么大的经济能力,只能住在棚户区。在肯尼亚,这些地方被称为贫民窟。
棚户区里的房屋像拼图一样乱七八糟,砖块堆砌,电线随便一拉,四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住的人也基本靠挤合租过日子。
想象一下几个人挤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白天生活嘈杂,晚上睡得连床都找不到。
交通:两条腿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说到交通,你可能会觉得肯尼亚的路况是不是很差,公交系统是不是也“废了”?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你肯定没错。肯尼亚的公共交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公交车数量稀少,公共交通的管理也是个“谜”。
你要是想搭公共交通,基本上得等上一两个小时,有时候等到你想放弃的时候,才有一辆车出现。
而私营的小巴士倒是有些多,但即使是这些“小巴士”,价格也不便宜,大概得花6人民币左右才能挤上去。
对于许多当地居民来说,上下班的交通问题是一个活生生的“悲剧”。有些人为了省钱,步行上下班,最夸张的是清晨四五点钟就出门,徒步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工作地点。
对于稍微有些经济基础的人,会坐车——基本都是二手日系车。在肯尼亚的街头,最常见的车就是丰田和本田,这些车往往是从日本进口过来的二手车,价格亲民。
如果不想开车,打个Uber也是不错的。肯尼亚的交通乱糟糟的,但Uber司机总体上还是比较安全,最起码不会有绕路、宰客的情况发生。
最尴尬的就是司机偶尔不认路,需要你坐在副驾驶上充当“人肉导航”。你以为是去旅游?其实是被征召当“临时导游”了。
肯尼亚的“茶叶之乡”:绿色黄金
你知道吗?世界上那些你在超市里看到的袋装茶叶,大部分都来自肯尼亚。
这里的西北山丘,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为了全球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肯尼亚的茶叶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出口量更是全球第一。
话说回来,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机械化生产方式,茶叶的质量有时也令人堪忧。
在大街上随便走一走,就能看到一些摊贩在卖手工制作的茶叶,做工粗糙,口感却让人忍不住想问:“这是茶叶吗?”
这类茶叶质量一般,口感比较差,几乎没人愿意喝。如果你在中国买到这种茶叶,恐怕连开水都不想泡吧。
动植物的天堂:肯尼亚的野生动物
说到肯尼亚,怎么能不提野生动物呢?肯尼亚是全球动物大迁徙的重头戏,尤其是在马赛马拉,每年都有成群的角马、斑马等动物上演“生死逃亡”的大戏。
如果你到这里来,千万别错过7到9月的最佳观赏期。听说那时候你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奔跑,简直是大自然的“震撼大片”。
除了马赛马拉,内罗毕国家公园也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这里有狮子、长颈鹿、黑斑羚、犀牛等多种动物,你可以开车进入公园,跟这些“野生明星”来个亲密接触
要是你不熟悉这里,最好找个向导,否则你会迷失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中,走错路,翻到哪个沟沟里去。
你实在不想去这么远的地方,还可以去Mombasa。这是肯尼亚的第二大城市,有着迷人的海景。城市的建设比较陈旧,但海边的景色让你心旷神怡,完全不想离开。如果你在这座城市找个海景酒店住下,基本上你可以呆上好几天,享受海风、阳光和美景,什么工作、生活的烦恼全都抛到脑后去了。
总结
肯尼亚,或许在某些方面还有些“原始”和“不完美”,但正这里的茶叶、野生动物、美丽海景,都是你无法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奇观。
配资平台口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